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等级 | 获奖时间 |
1 | “两创”视域下中国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及应用 | 张怀承、郭园兰、肖平、邹啸宇、马俊、邓名瑛、周慧、丁小平、伍屏芝 | 特等奖 | 2022年 |
2 | “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职业素养”国际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蔡颂、沈敏、张红、朱池凤、李斌、唐贤清、蒋湘平、邓敏、周炯 | 特等奖 | 2022年 |
3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点对点式U-S乡村学校发展实践探索 | 容中逵、李新、蔺海沣、钟云华、叶波、谢家树 | 特等奖 | 2022年 |
4 | 基础教育化学拔尖学生与卓越教师联动-协同培养研究与实践 | 集体 | 特等奖 | 2022年 |
5 | 创“四生课堂”、促生命生长——中小学“四生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 张传燧、左鹏、张志、黄艳丽、谭艳 | 特等奖 | 2022年 |
6 | 地方院校“四轮驱动+四融并举+三维同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刘起军、黎大志、钟毅平、夏赞才、袁俏、罗明、孙雄辉、周容 | 一等奖 | 2022年 |
7 | “坚持育人导向,融专思创一体”的音乐学专业课程集群建设 | 陈刚、资利萍、安宁、石倚洁、朱彦达、秦青 | 一等奖 | 2022年 |
8 | “三全一体,四轮驱动”的学校体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 | 汤长发、郑澜、张强峰、刘花云、郭献中、雷军蓉、李先雄、郭建平、龚韬 | 一等奖 | 2022年 |
9 | “一体·双翼·三创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 肖北庚、朱兵强、欧福永、黄捷、夏新华、王葆莳、黄文旭、李奇伟、乔一涓 | 一等奖 | 2022年 |
10 | 历史学专业以课程群建设促进综合育人的改革与实践 | 李育民、李传斌、方慧、尹新华、刘利民、易锐 | 一等奖 | 2022年 |
11 |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全媒体写作能力“四梁八柱”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吴果中、肖燕雄、罗新星、陈艳辉、翁杨、刘先根、魏剑美、唐苗、刘振 | 一等奖 | 2022年 |
12 | 基于OBE理念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创意写作能力培育机制构建与实践 | 肖百容、汤素兰、廖述务、李作霖、周敏、赵炎秋、赵树勤、郑朋、韩少功 | 一等奖 | 2022年 |
13 | 外语类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郑燕虹、曾艳钰、刘白、杨安、罗坚、蒋洪新 | 一等奖 | 2022年 |
14 | 基于产出导向的“虚实结合、学科融合、多维联合”实践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 | 谭长银、银海强、易立文、李忠武、曹雪莹、王婷、万义良、楚欣、刘利科 | 一等奖 | 2022年 |
15 | “双统筹五位一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蒋新苗、肖北庚、黄文旭、郑远民、刘健、何燕华、王葆莳、蒋懿、刘杨 | 一等奖 | 2022年 |
16 | “四维一体”中文类研究生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机制与有效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 郑贤章、曾绍皇、杨云萍、蒋冀骋、徐朝红、易瑛 | 一等奖 | 2022年 |
17 | 基于交叉融合理念的翻译传播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邓颖玲、余承法、尹飞舟、万光荣、蒋莉华、曹波、代建华、贾艳芳 | 一等奖 | 2022年 |
18 | 服务县域中职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李仲阳、唐智彬、颜建强、唐林伟、胡小桃、汪鲁才、陈耕、刘宓蜜、杨进宝 | 一等奖 | 2022年 |
19 | 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以中国少年培育理念引领学校整体育德的实践研究 | 刘铁芳、樊杰、刘艳侠、李臻、孙晗、龙胜 | 一等奖 | 2022年 |
20 | “减负提质增效”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坚持学生学习问题导向的“自分教学”理论与实践 | 集体 | 一等奖 | 2022年 |
21 | 基于能力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钱盛友、金湘亮、邹孝、蒋乐勇、王润民、郑之伟、赵新民、刘双龙 | 二等奖 | 2022年 |
22 | 以经典研读深化师范通识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究 | 刘铁芳、王卫华、易红郡、刘艳侠、罗繁荣、罗常军、文贤庆、樊杰、袁俏 | 二等奖 | 2022年 |
23 | 坚持“八个统一”,推进高校思政课“一本二维三专四通”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培超、谭吉华、陈德祥、邓验、邢鹏飞、谭咏梅、陈文珍、戴晓慧、杨蕾 | 二等奖 | 2022年 |
24 | 网红微宣讲 学子微课堂————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 | 陈丽荣、赵子林、刘先江、陈德祥、王泽应、向发意 | 二等奖 | 2022年 |
25 | “四能驱动六导向”培养一流旅游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唐健雄、周俊武、孟奕爽、王兆峰、鲁良、贺小荣、伍蕾、刘颖洁、龚曦 | 二等奖 | 2022年 |
26 | “西方哲学史”线上线下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体系 | 向玉乔、黄泰轲、肖根牛、尹哲、张含、陈亮升、刘永春、文贤庆、万丹 | 二等奖 | 2022年 |
27 | “三耦合、三协同”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周国华、唐承丽、彭鹏、贺艳华、朱佩娟、朱翔、刘春腊、喻小红、刘新华 | 二等奖 | 2022年 |
28 | 《大国发展经济学》教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实践研究 | 欧阳峣、曹虹剑、汤凌霄、罗富政、袁礼、戴家武、曾雄佩、李姣、何菊莲 | 二等奖 | 2022年 |
29 | 三维协同 多元联动 双堂并举:研究生哲学类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毛新志、李超民、孙保学、余露、龚舒、万丹、孙雯波、伍屏芝、覃志华 | 二等奖 | 2022年 |
30 |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舞蹈类专业“合作—协同—融合”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李开沛、夏雄军、肖笛、乐之乐、高昆、谭建斌、汪亚云、张湘华、温志波 | 二等奖 | 2022年 |
31 | OBE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一流本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吕双伟、胡海义、陈晖、刘光成、周紫阳、李作霖、杨云萍、黄耀红、曾绍皇 | 三等奖 | 2022年 |
32 | 地方师范院校物理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唐东升、钟显辉、潘启沅、周海青、廖洁桥、刘自然、刘健智、熊举峰、邹红梅 | 三等奖 | 2022年 |
33 | 高素质复合型东亚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蔡美花、陈小法、闫超、冉毅、黄普基、丁莹、吴雅莉 | 三等奖 | 2022年 |
34 | 新形势下“三位一体”物理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欧阳钢、唐东升、刘红荣、钟显辉、廖洁桥、陈明星、刘健智、王接词、翟亚新 | 三等奖 | 2022年 |
35 | 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心理学研究生“145”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丁道群、彭运石、张湘一、钟毅平、凌辉、史滋福、燕良轼 | 三等奖 | 2022年 |
36 | 以一流学科为支撑的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蒋洪新、曾艳钰、白解红、邓颖玲、陈敏哲 | 特等奖 | 2019年 |
37 | 新时代以铸魂育人为根本的“五位一体”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吴家庆、谭吉华、陈德祥、陈文珍、彭正德 | 一等奖 | 2019年 |
38 | 引入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法科人才的协同育人模式及实践 | 蒋新苗、肖北庚、李爱年、黄文旭、夏新华、黄捷、欧福永、王葆莳、刘湘琛 | 一等奖 | 2019年 |
39 | 推进湖南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三•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杨平展,尹新,罗明,阎坚 | 一等奖 | 2019年 |
40 | 基于“健康第一”理念的“三位一体”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构建与实践 | 孙洪涛、汤长发、张强峰、刘花云、郭献中、颜亮、陈军、申宝磊、孙意远 | 一等奖 | 2019年 |
41 | “三维多驱多保障”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机制构建与实践 | 郑贤章、蔡颂、岳凯华、刘光成、赵树勤、李作霖、胡海义 | 一等奖 | 2019年 |
42 | 以“两翼四肱”模式整合多专业人才培养:部校共建新闻学实验班教学改革探索 | 肖燕雄、银海强、吴果中、王文利、燕道成、徐新平、魏剑美、翁杨、陈艳辉、李琦、肖赞军、王云、刘果 | 一等奖 | 2019年 |
43 | 面向国家需求,构建“三位一体”的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 高荣国,蔡美花,冉 毅,卢锦淑,杨 阳 | 一等奖 | 2019年 |
44 | “基础融通,专业分流,特色发展”:数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谢资清、罗治国、李雪梅、袁智强、张卫、李俐 | 一等奖 | 2019年 |
45 | 立足“一型”,推进“两性”,独立学院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 | 吕媛、查文婷、姜晓东、王叶飞、梁维君 | 一等奖 | 2019年 |
46 | 基于“三维核心素养”产出导向的音乐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践 | 资利萍、夏雄军、朱咏北、谢福源、吴静、吴安宇、郭声健 | 一等奖 | 2019年 |
47 | “四位一体”国际化引领地方综合性院校大美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李少波、苏丰、易奕、肖弋、陈枫 | 一等奖 | 2019年 |
48 | 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FTPRI”进阶型 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 夏雄军、资利萍、赵书峰、朱咏北、廖勇、郭声健、杨和平、周跃峰、王宏伟、柴亮 | 一等奖 | 2019年 |
49 | 学术为基 实践为本 ——面向一流的中文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探索 | 唐贤清、刘光成、蔡颂、郑贤章、肖百容、蒋冀骋、岳凯华、沈敏 | 一等奖 | 2019年 |
50 | “名师搭台、教研互促、开放共享” :哲学思维培养体系及平台创建 | 李培超、李桂梅、文贤庆、余露、孙保学 | 二等奖 | 2019年 |
51 | “三性并重、三方联动、三维融合”促进 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王善平、马卫平、赵巧霞、鲁亚辉、朱常青、袁愈林、钟荣华、吴跃飞、张雪梅 | 二等奖 | 2019年 |
52 |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英语演讲与辩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罗坚、邱涤纯、马纳克、易绯、王培俭、王兰、杨照 | 二等奖 | 2019年 |
53 | 线上线下 双通双融 --《基因工程》精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 袁婺洲、邓云、范雄伟、唐文岘、万永奇、谢华平 | 二等奖 | 2019年 |
54 | 基于创新驱动的生命科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陈湘定、段巍、陈良碧、胡胜标、陈松、黎维平、戴国、黄畅 | 二等奖 | 2019年 |
55 | 新形势下商科“三融一化、双轮驱动”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军、蔡国良、欧阳峣、蔡兴、曹虹剑 | 二等奖 | 2019年 |
56 | “扎根湖湘大地,弘扬传统艺术”大学美育实践模式的探索 | 吴修林、周跃峰、颜湘君、李少波、胡碧瑜 | 二等奖 | 2019年 |
57 | 以经典研读夯实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文底蕴的实践探究 | 刘铁芳、张传燧、易红郡、王卫华、刘艳侠、樊杰、上官剑 | 二等奖 | 2019年 |
58 | 契合“两性一度”课程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BCL)实践探索 | 彭绍东、刘旭、张智勇、张青、朴成日、蔡荣华 | 二等奖 | 2019年 |
59 | 地方高校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匡乐满、余洪伟、荆继良、刘红荣、景辉、王永久 | 二等奖 | 2019年 |
60 | 德育引领、融-分培养、职后助推的化学教师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 | 肖小明、罗艳、谭亮、李志强、景一丹、刘美玲、耿自强 | 三等奖 | 2019年 |
61 | “一体两翼三平台”: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丁道群、陈杰、屈卫国、张建人、钟毅平、张湘一、梁珊 | 三等奖 | 2019年 |
62 | 理论经济学研究生“三来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实践 | 李红权、欧阳峣、刘子兰、马伯钧、袁冬梅、曹虹剑 | 三等奖 | 2019年 |
63 | 坚持三元互动,实现立德树人:理工科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改革探索与实践 | 万丹、刘子兰、彭运石、李伦、孙雯波、张含 | 三等奖 | 2019年 |
64 | 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以独立学院学生为实证对象 | 朱翠英、胡义秋、黎志华、朱佳、银小兰 | 三等奖 | 2019年 |
65 | “三位一体六导向”复合型法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蒋新苗、肖北庚、李爱年、黄捷、刘湘琛 | 一等奖 | 2016年 |
66 | 培养历史学本科生专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李育民、余柏青、李传斌、王、云、蔡 娜 | 一等奖 | 2016年 |
67 | 基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特性的通识教育 | 田中阳、廖志坤、蔡骐、肖燕雄、周国清 | 一等奖 | 2016年 |
68 | 基于卓越师范生培养的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宋善炎、刘健智、熊举峰、曾浩生、敖胜美 | 二等奖 | 2016年 |
69 | 哲学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和实践 | 张怀承、王泽应、杨君武、舒远招、邓名瑛 | 二等奖 | 2016年 |
70 | “女村官 ”能力提升“三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马卫平、张明、张雪梅、吴跃飞、胡建新 | 二等奖 | 2016年 |
71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形态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范伟、周叔昭 | 三等奖 | 2016年 |
72 | 基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 李军、阳毅、何菊莲、刘叶云 | 三等奖 | 2016年 |
73 | “电影思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岳凯华、蔡颂、曾小明、赵树勤、胡海义 | 三等奖 | 2016年 |
74 | 依托国家教学团队,探索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二性三维四驱”人才培养模式 | 白解红、邓颖玲、陈敏哲、曾永红、罗坚 | 一等奖 | 2013年 |
75 | 《国际私法(第3版)》(教材) | 李双元、欧福永、李健男、蒋新苗、郑远民 | 一等奖 | 2013年 |
76 | “五重型阶梯式”体育教育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汤长发、金育强、李艳翎、李 波、雷艳云 | 一等奖 | 2013年 |
77 | “3C”整合理念下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朱咏北、卿菁、王北海、周跃峰、凌宪初 | 二等奖 | 2013年 |
78 |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近代史课程群为平台 | 李育民、李传斌、郑大华、刘利民、尹新华 | 二等奖 | 2013年 |
79 | 法学本科专业“两型四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 李爱年、肖北庚、蒋新苗、周利民、朱立恒 | 二等奖 | 2013年 |
8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吴家庆、冷舜安、方小年、邢翠微、彭正德 | 二等奖 | 2013年 |
81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 周国华、朱翔、常疆、周宏伟、朱佩娟 | 二等奖 | 2013年 |
82 | 维护健康生命 构建和谐人生——高校生命与养生教育基本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 金红、卢岳华、凌晓、杨智、邓文艳 | 二等奖 | 2013年 |
83 |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体育教材建设 | 孙洪涛、刘花云、陈亚平、韦云、唐雪姣 | 三等奖 | 2013年 |
84 |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及实践 | 蒋冀骋、贺福凌、唐贤清、郑贤章、蔡梦麒 | 三等奖 | 2013年 |
85 | 师范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杨春明、赵海红、孟勇、赵伟良、廉世勋 | 三等奖 | 2013年 |
86 | 基于局域网络的医学影像学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刘铁滨、符晓华、郑三反、郁文明 | 三等奖 | 2013年 |
87 |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优化方案研究与实践 | 覃兵、肖化移、罗建国 | 三等奖 | 2013年 |
88 | “四位一体”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刘湘溶、杨小云、李新年、何旭娟、晏昱 | 一等奖 | 2010年 |
89 | 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及应用 | 蒋冀骋、郑贤章、罗昕如、唐贤清、彭泽润 | 一等奖 | 2010年 |
90 | 数学一流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董新汉、杨向群、陈传淼、罗治国、王仙桃 | 一等奖 | 2010年 |
91 | 加强针对性,提高时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 李培超、陈文珍、李桂梅、周 慧 | 一等奖 | 2010年 |
92 | 地方高师院校“三•三”交互式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白解红、于风江、姜孝成、何红运、吴吉娜 | 二等奖 | 2010年 |
93 | 与司法考试相衔接的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肖北庚、黄捷、朱立恒、蒋先福、吴智 | 二等奖 | 2010年 |
94 |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大学生多学科知识点面结合培养模式探索 | 肖燕雄、田中阳、禹雄华、周国清、王战 | 二等奖 | 2010年 |
95 | 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黎大志、刘祎、姚金海、颜中玉、莫燕 | 三等奖 | 2010年 |
96 | 构建教师专业课程“知行一体”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 | 刘旭、高晓清、常思亮、孙俊三、刘丽群 | 三等奖 | 2010年 |
97 | 高师院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突破口——教育数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沈文选、昌国良、吴仁芳、孔璐璐、吴郁兰 | 三等奖 | 2010年 |
98 | 合唱教学与演唱实践 | 周跃峰、贺吉军、唐勇强、余开基、陈刚 | 三等奖 | 2010年 |
99 | 基于系统论的英语口语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 邓颖玲、陈惠、李志红、王琼、 刘积慧 | 三等奖 | 2010年 |
100 | 创新机制 建构模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伦理学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唐凯麟、王泽应、李培超、李桂梅、陈文珍 | 一等奖 | 2008年 |
101 | 创建“一体两翼”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刘湘溶、杨小云、银海强、李香华、黄元国 | 一等奖 | 2008年 |
102 | 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怀承、王翠绒、周仲秋、方小年、杨龙和 | 一等奖 | 2008年 |
103 | 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 唐朝京、桂卫华、汪鲁才、库锡树、刘菊荣 | 一等奖 | 2008年 |
104 | 高师钢琴教育研究与教材建设 | 朱咏北、罗艺刚、胡千红、匡勇胜、彭基巨 | 二等奖 | 2008年 |
105 | 理工教融合与产学研结合发展高师化学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尹笃林、肖小明、曾跃、吴鑫德、王晓光 | 二等奖 | 2008年 |
106 | 四级多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及推广应用 | 谭桂林、赵树勤、赵炎秋、罗昕如、李生龙 | 二等奖 | 2008年 |
107 | 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研究及实践 | 罗治国、董新汉、昌国良、王仙桃、汤自凯 | 二等奖 | 2008年 |
108 | 导学式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邓颖玲、白解红、邓杰 | 二等奖 | 2008年 |
109 | 以实用课程训练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 | 冀学锋、何旭娟、晏昱、王辉、罗繁荣 | 三等奖 | 2008年 |
110 | 素质与文化视角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蒋冀骋、徐超富、刘宇文、段发明、刘光成 | 三等奖 | 2008年 |
111 | 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朱翔、贺清云、周宏伟、周跃云、唐承丽 | 三等奖 | 2008年 |
112 | 以教材创新为主导推进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龚维忠、周国清、易图强、罗灵山、李琪 | 三等奖 | 2008年 |
113 | 英语视听说课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 | 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 | 一等奖 | 2006年 |
114 |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实践 | 孙洪涛、刘花云、谢向阳、郭献中、吴少衡 | 一等奖 | 2006年 |
115 | 高等院校女性性别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赵树勤、陈湘生、谭桂林、易瑛、韩廉 | 二等奖 | 2006年 |
116 | 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李育民、莫志斌、赵士国、周圣敏、刘雄 | 二等奖 | 2006年 |
117 | 高师音乐史论课程教材与多媒体教学改革模式及其应用 | 凌宪初、喻意志 | 二等奖 | 2006年 |
118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冀学锋、周劲松、姚金海、张明、罗繁荣 | 二等奖 | 2006年 |
119 | 以院级教学管理评价为抓手,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李香华、杨小云、银海强、罗晓慧、叶巧先 | 三等奖 | 2006年 |
120 | 地方师范院校文科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赵炎秋、李生龙、李幼奇、梁勇、何林军 | 三等奖 | 2006年 |
121 |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研究 | 荆光辉、张润泽、安云初、李伶俐、曾彪 | 三等奖 | 2006年 |
122 | 崇尚诚信 注重素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 王泽应、李培超、李桂梅、杨君武、彭定光 | 一等奖 | 2004年 |
123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程大琥、李新年、文菊 于风江、冷慧平 |
一等奖 | 2004年 |
124 | 环境教育的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模式研究 | 刘湘溶、白解红、周晚田、王斌、李敏 | 一等奖 | 2004年 |
125 | 加强学科交叉,深化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 姚守拙、谢青季、马铭、陈波、赵瑞兰 | 一等奖 | 2004年 |
126 | 立足基础教育,提高教育类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理论与实践 | 石鸥、张传燧、孙俊三、郭晓明、刘丽群 | 一等奖 | 2004年 |
127 | “三自主”体育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 | 孙洪涛、刘花云、吴少衡、谢向阳、丁俭 | 二等奖 | 2004年 |
128 |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欧新明、杨莉君、郑三元、曹中平、张卫民 | 二等奖 | 2004年 |
129 | 课程与教学哲学(教材) | 张楚廷 | 二等奖 | 2004年 |
130 | 以科研成果带动研究生教材建设 | 王永久 | 二等奖 | 2004年 |
131 | 中国散文研究(教材) | 刘衍 | 二等奖 | 2004年 |
132 | 品牌之路——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与成果 | 英语系 | 二等奖 | 2004年 |
133 |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柳礼泉、方小年、陈宇翔、沈其新、朱红梅 | 三等奖 | 2004年 |
134 |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形成优良学风的新探索 | 唐未兵、杨小云、李海涛、汤小红、孙银莲 | 三等奖 | 2004年 |
135 |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梁宋平、丁学知、王贤纯、张健、印大中 | 三等奖 | 2004年 |
136 | “4+X+2”高素质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肖小明、尹笃林、吴鑫德、谢祥林、熊士荣 | 三等奖 | 2004年 |
137 | 具有异构、自治、分布式特性的数字化教育协作平台 | 高春鸣、张丽霞、陈传淼、廖志军 | 三等奖 | 2004年 |
138 |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进产、学、研结合研究 | 陈耕、鲁一妹、黄利筠、胡忧、文旭明 | 三等奖 | 2004年 |
139 | 公共体育课程结构优化与健康教育联动发展的探索 | 孙洪涛、余卫平、刘花云、吴少衡、谢向阳 | 一等奖 | 2003年 |
140 | “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 | 彭绍东 | 一等奖 | 2003年 |
141 | 伦理学研究生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唐凯麟、张怀承、王泽应、李培超、杨君武 | 一等奖 | 2003年 |
142 | 高等学校学生创新素质的理论、实证与实践研究 | 燕良轼、陈君、谢家树、吴文丽 | 二等奖 | 2003年 |
143 | 高师化学化工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尹笃林、曾跃、李则林、马铭、谢青季 | 二等奖 | 2003年 |
144 | 《语文学科论》在研究生教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 程大琥 | 三等奖 | 2003年 |
145 | 全日制高校中文专业自修课教学体系的改革 | 赵炎秋、李幼奇、彭泽润、游焕民、刘胜贤 | 三等奖 | 2003年 |
146 |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 丁学知、梁宋平、王贤纯、陈嘉勤、单茶秀 | 三等奖 | 2003年 |
147 |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凌宇、赵炎秋、罗昕如、陈果安、岳凯华 | 一等奖 | 2001年 |
148 | 英语阅读课教材、教学方法及测试改革(含教材) | 刘学明、吴丁娥、刘金玲、蒋洪新 | 一等奖 | 2001年 |
149 |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整合建设 | 张楚廷、石鸥、周庆元、马寅初、罗维治 | 一等奖 | 2001年 |
150 | 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 何红运、肖小明、尹笃林、吴鑫德、彭建辉 | 一等奖 | 2001年 |
151 | 地方高师本科教育课程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 一等奖 | 2001年 |
152 | 研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郭汉民 | 二等奖 | 2001年 |
153 | 地方师范大学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研究 | 舒远招、杨君武、周阳春、罗贵秋、邓安庆 | 二等奖 | 2001年 |
154 | 大学素质教育与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 陈钧、张楚廷、雷鸣强、程大琥、雷绍业 | 二等奖 | 2001年 |
155 | 高师本科教育学系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 田汉族、孙俊三、黄中益、张传燧、辛继湘 | 二等奖 | 2001年 |
156 | 开设整合型课程《现代物理学中的六个核心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洪定国 | 二等奖 | 2001年 |
157 | 改革种子植物分类学实验考试、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刘克明、雷立公、黎维平、龙顺敏、胡光万 | 二等奖 | 2001年 |
158 | 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李育民、刘景华、陈先初、冷鹏飞、马力鹏 | 三等奖 | 2001年 |
159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教材) | 蔡镇楚 | 三等奖 | 2001年 |
160 | 邓小平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 | 方小年、廖志坤、吴家庆、唐未兵、肖菊蓉 | 三等奖 | 2001年 |
161 | “四会”型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罗尔康、魏宗宣、冀学锋、余清河、谢忠明 | 三等奖 | 2001年 |
162 | 关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类学科建设的研究 | 胡淑珍、陈钧、唐树芝 | 三等奖 | 2001年 |
163 | 分部循环,二导六自 | 史绍蓉、苏益华 | 三等奖 | 2001年 |
164 | 高等师范院校普物实验课程改革计划及实践 | 青一平、胡平亚、余路、文小梅 | 三等奖 | 2001年 |
165 | 《结构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实践 | 黄宏新、颜超、张小菊、阳斌、李勇波 | 三等奖 | 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