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研育人+

科研育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育人 > 正文

“百科全书”博士:用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2-08-12 12:42浏览数:

图片

范雄伟



“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瓜?”“这是什么鸟?”“那是什么草?”在湖南省长沙市儿童友好示范镇——望城区白箬铺镇的奇奇果园里,小朋友们围着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他叫范雄伟,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学校世承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优秀人才,入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范雄伟中等个子,憨憨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两只大眼睛在镜片后面闪着智慧的光芒。他40岁出头,言谈文雅幽默又不失风度。

在小朋友们的眼里,范雄伟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在家长们的眼里,他是一个极幽默的“梗王”。少儿自然科普课上,他用小朋友的语言把孩子们逗得捧腹大笑,同时也能让孩子们秒懂晦涩的科学知识。

今年春天,范雄伟用了短短的120天,在奇奇果园的稻田旁打造了一个儿童友好型的自然学堂——“奇稷布谷”学堂。同时,他带领24名本科生研发了24套自然教育课程。他将乡村的生态资源转变成教学资源,打造出科普助力国家“双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式。


图片

基因工程少儿科普课



科普有“坑”,我越陷越深

2012年,范雄伟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后,从教于湖南师范大学。他从事心脏发育与疾病遗传学的研究,本应该是一个“宅”在实验室里的资深科研者,与现在热衷的自然科普教育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转变要从一次偶然的科普演讲说起。

2018年,湖南省遗传学会秘书长、中南大学的李家大教授突发奇想,让范雄伟代表学会做一次诺贝尔奖的科普。范雄伟通过对130年来相关英文原始文献综述的研究,再结合他的基因编辑学术功底,一场题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科普报告于当年10月在中南大学开讲。

这场报告妙趣横生,引起不少同行的关注,后来他还应邀去各大高校作报告。但是,范雄伟觉得科普对于已经长大的大学生而言意义并不大,认为小学生更需要科学的引领。于是,《滚蛋吧!肿瘤君》在小学开讲。第一次做小学科普尝试就引起轰动,报告会结束后,小朋友们围住他纷纷索要签名。之后每一次小学科普讲座,他几乎都是在校长的“掩护”下“逃离”现场。这些幸福的瞬间让范雄伟意识到:“小朋友们渴望一个‘活的’科学家,而农村的孩子最需要。”于是《滚蛋吧!肿瘤君》这场原本针对大学生的科普,从大学走进小学,从城市走到农村,最小的科普对象及至小学二年级的孩子。

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第二年,“科普助力乡村振兴”也在范雄伟的内心生根。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入了科普的“坑”,而且越陷越深。

创新者得有勇于当‘炮灰’的精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小朋友们做了几十场的公益科普讲座后,范博士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不管多么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都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理解;二是科普应该针对儿童及家长关心的事,可以以儿童为切入点,带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发。2020年初,范雄伟开始查找资料,撰写《伤不起的新冠》系列科普文章。他还把文章录制成音频,借助遗传学会等自媒体平台对外科普。5个月的时间,他几乎每天忙碌到凌晨4点,更新《伤不起的新冠》科普作品20篇,赢得业内同行的认可和信任。遗传学会的理事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灼华教授为他点赞,极大地鼓舞了他继续做科普的决心。各大主流媒体也给他致电,希望合力制作科普品牌节目,试图帮其打造个人IP。在网红经济的时代,正当很多人觉得他要火出圈的时候,范博士拒绝了线上科普。他说:“孩子们想见的是活的科学家,成为网红不是我想要的。”于是,范博士带着《伤不起的新冠》公益科普讲座走进了农村小学,一办就是十几场。


图片▲湖南省遗传学会《伤不起的新冠》科普行



2020年,他的《遗传学》线上课在2000多门大学课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线上课。2021年,他被遗传学会推荐参评“典赞·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人物。

范雄伟说:“科研人做科普的性价比太低了,虽然干成了,受益的不一定是我,但干不成我就要当‘炮灰’。从做科研转向做科普,并不只是割舍科研理想那样简单。这是一种创新,而创新者得有勇于当‘炮灰’的精神。”

回家,拉上老同学共建故乡

“一次讲座只能带给小朋友一个瞬间的触动”,乡村小学公益科普已不能满足范雄伟科普振兴乡村教育的需求。他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持续地通过科普活动赋能乡村?”

2020年底,范博士的家乡湖南省望城区白箬铺镇推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新乡贤政策。范雄伟在《长沙晚报》卿永锋主任的引荐下,结识了白箬铺镇胡宇波镇长。胡宇波和他讨论“儿童友好示范镇”的产业布局,邀请他参与构思“自然教育——儿童友好——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几年前,范雄伟的妻子江昱萱放弃在城市的教学工作返乡投身农村教育,“儿童友好示范镇”也非常吸引范雄伟,在家人和家乡的感召下,他决心返乡做“自然教育”。


图片

“白箬方舟”课程研发团队在乡创中心打卡



科普教育讲究的是公益,乡村振兴讲究的是效益,这又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转型与创新。为了充分了解自然教育与自然科普市场,范雄伟游说了老同学邹扬,成立自然教育工作室。“没想到老同学邹扬毅然放弃了优渥的工作,建立了名为‘同趣自然’的自然教育工作室。”范雄伟向记者说道。此外,白箬铺镇奇奇果园也多了一个基地,名字叫做湖南师范大学——奇奇果园校企合作自然科普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投资基地的负责人叫范奇、十多年前的一个返乡创业青年。基地只做两件事,一是就地研发自然科普教育课程,将白箬铺镇的农村生态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二是培养自然科普教育的讲师人才,赋能乡村文旅、教育振兴与人才振兴。

范雄伟翻阅各种文献、拜访名师,开发了25套自然少儿科普课程。每一套课程他都像对待博士论文一样精细,并且做到老少皆宜。

是的,小朋友们很喜欢他的科普课。有一次他在讲《基因工程》少儿科普课时,一个3岁的小男孩安静地坐在讲台前,竟然听了2个小时,他在课程里面设计的童话故事太吸引人了。范雄伟很欣慰地告诉记者:“我有两个小孩,大儿子范珈畅也是自然教育少儿科普课的学子,如今他已成为小朋友们心中的‘小博物学家’。”

“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落地湖南,也佐证了《自然科普教育》大学课程建立的准确性。自然教育代表一种新的教育业态,很可能成为科普助力国家‘双减’,科普产业化、重构教育生态的一股重要力量。”范雄伟说。

一个大叔与24个女孩的故事

如何在不耽误学院老师工作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发参与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摆在范博士面前的又一个难题。范雄伟提出本科生“贯通培养——路径拉动”的方案,包括课程中的PBL,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毕业论文项目,这些项目是学院原本的项目,只需要调整内容,指导老师就可以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参与基地的指导。于是,他拟定24个大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结果选择题目的全部都是女生。


图片▲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普教育课程研发团队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任务,他把24名女大学生分为6支队伍,取名为“白箬方舟”“土壤医生”“桃花源记”等等,对她们的课程研发进行指导。

在范雄伟的指导下,24名学生通过听鸟的叫声就能分辨出奇奇果园30多种鸟类。她们将所有的鸟儿人格化,编成绘本故事;学会了听声辨蛙,带着小朋友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她们还完成了植物、昆虫、鱼类、鸟类的手绘图鉴,开发出24套自然科普课程体系,制定了24个自然科普教育课程的教学案范本。120天,儿童科普馆、儿童化石馆、盖亚空间、绘本童话、昆虫小镇、敲石问古、渔在江湖……一座儿童友好型自然教育学堂——“奇稷布谷”打造完毕。

5月,一场名为“自然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沙龙,在白箬铺镇乡创中心的组织下成功开展。线上线下4位学生代表、24名大学生和基地培养的自然教育讲师,与当地中小学老师分享了她们的成果。

科学家组团来赋能乡村

范雄伟说:“自然教育最吸引远方客人的是生态资源,但是白箬铺镇不是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不如森林公园丰富,生态资源相对不足,不具备竞争力。”于是,他努力将科学界的资源下沉到乡村,吸引远方的游客。为此,他在湖南省遗传学会发起了“五个一”科普行动,提出“一次开放、一套课程、一群孩子、一本读物、一个基地”的科学家科普行动。省内的一些科学家纷纷应援,湖南师大的刘克明教授贡献了自己珍藏的种子;陈良碧教授将自己珍贵的水稻研究品种种在了奇奇果园。


图片

▲孩子们在实验室里与研究人员亲密互动



让范雄伟没想到的是,应援的不止湖南的科学家,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甚至10年前一起求学的科研小伙伴,也纷纷表示“科普助力”的模式可以在省外乡村推广。范雄伟幽默地说:“大家都来帮我,太感动了,可能是当年在做新冠科普时攒了些人品,关键时候人品爆发,事实证明情怀还是值钱的。”

小朋友们还通过《做一粒好种子》系列少儿科普课走进实验室,见到了心目中的科学家。一天晚上,小朋友们在“灯诱的自然科普”教育课上等待“勾月天蛾”的出现,没想到,著名动物分类学家邓学建教授出现在他们身后。孩子们一下子就炸锅了,“邓爷爷”“邓爷爷”……欢呼声划破夜空。邓教授一时兴起,带着小朋友们去夜观青蛙:“这是小弧斑姬蛙的叫声”“那个不动的是湖北金线蛙”“看这个是黑斑侧褶蛙”“听,泽陆蛙声音很奇怪哦”“孩子们,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会叫吗”……

小朋友们不但能见到科学家,还能跟科学家一起探索,真是惊喜不断。“对儿童最大的友好,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范雄伟说。

截至记者发稿,“五个一”科普行动已经推出4个系列,其中范博士编写的《漫画生物学》已成为小朋友们爱不释手的科普书籍,荣获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一条想发光的斑马鱼》已经绘制完成,只等出版社刊印,马上就能和小朋友们见面。


图片▲“奇稷布谷”诞生记



范博士说:“科研是一种探索,科普是一种感恩。有了科研和科普的两翼,没准我也能从‘坑’里飞出去。如果飞不出去,能用科普助力家乡的振兴,我无怨无悔。”


-END-


以上文章来源于农村青年杂志 ,作者何召霞

上一条:我校《光影艺术展》获得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二等奖

下一条:多家媒体报道我校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圆满闭幕

【关闭】

©2023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处 版权所有 | 湘ICP备 14009182号-2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410081     电话: 0731-88873115  邮箱:kjc@hunnu.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