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浩 蔡欣然)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结果,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喜获四项奖项,其中唐贤清教授的著作《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研究》荣获一等奖;赵炎秋教授的《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荣获二等奖;蔡梦麒教授的著作《广韵校释》和吕双伟教授的著作《清代骈文研究》荣获三等奖。这不仅在获奖数量上实现了新跨越,更在一等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充分体现了学院强劲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唐贤清教授的《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该书以汉语语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为考察对象,希望通过对其源流演变做出调查分析,以便了解佛教文献副词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整个汉语副词发展准备必要的条件。全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特色研究。不论是“副词+否定词”、同素异序副词、同义副词三音节叠加、重叠式副词,还是程度副词作补语等,都是副词中比较特殊的现象,通过对特殊现象的描写与解释,展示副词研究的复杂性,从而对汉语副词形成全面的认识。二是立体研究。利用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民族语言和境外语言的研究材料和理论方法来解决佛教文献中的副词问题,把历史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起来,把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把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形成“普方古民外”立体研究范式。
赵炎秋教授的《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该著在中外文字与图像关系,以及图像理论与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字与图像、文字艺术与图像艺术的内部机制、各自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结论。该著的特点在于,尽量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结合中西理论与文艺实践,阐述文字与图像的核心问题与复杂关系,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该著在文字与图像关系、语言与文字关系、语言构建形象、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文字与图像中的言象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创新性的发现与阐述。
蔡梦麒教授的《广韵校释》(中华书局2021年版)系中国古代语言学基本典籍丛书。该书全面吸收《广韵》、中古音研究的成果,全方位解读《广韵》,将《广韵》文本内容以及《广韵》文本所体现的语音结构用一种更为清晰、简便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纷繁复杂的《广韵》文本及其艰涩难懂的语音结构一目了然,以便于语言文字研习者掌握和采用。以这样一种形式呈现音韵学经典《广韵》,至少达到以下三个预期的目标:(1)将中古音研究成果与《广韵》文本有机结合。(2)让《广韵》变得好读。(3)让《广韵》变得好查。使更多人不至于在这门“绝学”之前,望而却步、缩首不前。
吕双伟教授的《清代骈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的系列论文曾获得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清代是骈文的复兴时代,该书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代表性的骈文家为对象,不仅对陈子龙、陈维崧、洪亮吉、汪中、王闿运等人的骈文作品和骈文批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还对乾嘉骈文复兴的表现、桐城派的骈文态度、曾国藩与晚清湖湘骈文的崛起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宏观阐释。既勾勒出清代骈文整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又对代表性的骈文批评与理论作了深入归纳,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开拓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教育部设置该奖旨在表彰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突出成果,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该奖项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代表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最高水平。文学院获得如此佳绩,反映了学院历史底蕴深厚、科研氛围浓厚及追求卓越、力争精品的创新精神。我们相信,这将激励更多的师生投身于学术研究,推动学院的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更上层楼。